乐鱼体育,乐鱼体育官方网站,乐鱼体育靠谱吗,乐鱼体育app,乐鱼体育官网,乐鱼体育,乐鱼体育入口,乐鱼体育官方,乐鱼官网登录,乐鱼后台,乐鱼体育网址,乐鱼体育注册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份报告发现,马来西亚国际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一倍多,
顶尖学校的中文咨询量翻了两倍,最吸引学生的因素是「学费较低、竞争较少,比新加坡成本低,比泰国安全,语言环境更好」。
那么,这场看似完美的「教育出逃」 ,到底是奔向一片新大陆的起点,还是误入了另一场跨国豪赌?
马来西亚全境被南海分为两个部分,西马位于东南亚大陆,与泰国、新加坡接壤。
11957年正式独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都沿袭了英国的模式,英语也是必修语言。
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占比超过70%,官方语言是马来语,国教是教。但马来西亚绝不可以简称「马来」,只能是「大马」,因为这是一个多元种族构成的国家,其中华人占22.6%。
■马来有许多厉害的华文作家,我们几年前推荐过的《流俗地》小说,讲述了华人在马来的故事。
在经济方面,华人贡献更是突出,全国超过六成的上市公司掌握在华人手上,排名前十的富豪中有8个是华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家长来到大马,会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国民型学校学费几乎免费,教育制度基本沿袭英国模式,小学六年、中学五年,是大多数大马学生的选择。而以「重视教育」闻名的华人群体,则更倾向于华文学校,目前华校已经突破1000所。
但华文独中因统考(UEC)文凭不被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学生毕业后基本选择前往中国大陆、台湾或海外深造。
马来西亚作为英联邦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之一,而且多数顶级学校对单一国籍学生比例有严格控制,再加上马来西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多种宗教融合的国家,学生可以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其中大多数国际学校都是英式的,也有美式、澳式、加式等其他主流学制。这些学校通常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连贯课程,招收3-18岁的学生。
从教学质量来看,也还不错。今年IB全球平均分为30.5分,文凭通过率81.3%。而马来西亚头部国际学校的IB均分都在34分以上,通过率超9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比如花园国际学校GIS,过去三年,学生拿到了英国G5(牛津、剑桥、LSE、IC、UCL)的大满贯offer,美国方面录取了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宾大等藤校。
还有吉隆坡国际学校ISKL,历年向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世界名校输送学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顶尖名校的录取永远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升学去向,还是集中在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美国排名30-100的大学、澳洲八大等。
大马华人占比高,中文环境友好,无论是陪读家长还是孩子都不会因为文化冲击过大而产生强烈的不适。
根据International Database 2023年的数据,马来西亚是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排名倒数前十的城市中有3个都是马来西亚的(怡保-霹雳、柔佛、吉隆坡)。
吉隆坡的国际学校最低收费约1.5万人民币/年,柔佛新山约2万人民币/年。
比如第一梯队的吉隆坡国际学校ISKL,6-8年级23万人民币一年,9-12年级24万一年,还只是学费,只能说择校也需要提前查好信息,丰俭由人。
房租4000-6000元人民币就可以在槟城或新山租一套配套游泳池、健身房的高层大两居。交通成本也很便宜,由于马来西亚是产油国,油价实惠,一升95号汽油只需2-3块钱人民币。
按「一个大人+一个小孩」的家庭计算,加上学费,保守一点一年不到20万人民币。
比起英美动辄40-60万的开销,虽然不能完全算「白菜价」,但也确实便宜不少。
2025年,大马政府宣布对中国免签,单次入境最长可停留30天,180天内累计停留不超过90天。
想要陪读的家长,可以申请一次有效期最长12个月的长期探视签证(LTSVP)。目前一个孩子只可以申请一个家长,且申请陪读的家长不可以在马工作。
签证费用为1000马币(约1700人民币),需提供存款证明,一般是15万马币左右(约25万人民币),存期五年以上。
这是一个类似于长期居留签证的项目,申请人必须满足财务要求,包括定期存款金额和房地产投资,才能获得资格。其配偶、34 岁以下未婚子女以及父母/岳父母,都可以作为受抚养人。
数据显示,2024年9月到2025年1月,共有2195名申请人递交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的申请,其中53%的申请者来自中国大陆,给大马带来了1.5亿美元的存款和6.8亿马币的房产投资。
和泰国一样,不是所有名字里带有「international」的就是正规的国际学校。
有些所谓「国际学校」有可能只是私立补习中心,或者直接就是「租用」他人牌照的非正规教学点,课程不清,师资不稳,连考试资格都没有,更别提正常升学了。
与国内强调学术不同,许多马来西亚国际学校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学业安排相对宽松,给予学生大量自由探索的时间。
这本身是优点,但如果家庭目标明确指向世界顶尖名校(如美国前30、英国G5),则可能面临学术强度不足的挑战。
学校提供的可能只是底线,而冲刺高分则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律性,或依赖家庭的额外支持。
如果有明确的学术追求,就去选择顶尖名校(ISKL、GIS、Alice Smith),但要早做备考准备,顶尖名校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马来西亚也不例外,这几年中国家长大量涌入,直接推高了很多学校的门槛
如果只是为了逃离内卷,可以选择学术压力适中的学校,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拿去发展孩子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
马来西亚有自己的「马来西亚式」节奏,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办事效率都是「慢慢来」。经常有刚到大马的人吐槽受不了,装WiFi两个月都装不上,修车子三个月都没修好。
当地人个个都跟《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似的,餐厅、咖啡店一般下午两三点就关门了,点个外卖一个小时后才接到电话也是常态。
一方面是热带的阳光、沙滩和永夏,但另一面则是无处不在的湿热。出门就是一身汗,皮肤永远是黏糊糊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热」和「更热」,以及突如其来的漫长雨季。
这种气候也塑造了当地「万事慢慢来」的性格,在接近40度的高温里,没人有力气奔跑,与其对抗,不如共存。
■马来西亚有两个主要雨季,几乎覆盖全年,东北季风(11 月至 3 月)给东海岸带来强降雨,西南季风(5 月至 9 月)给西海岸带来午后雷暴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藏在学费对比的表格上,而是它藏在你是否能享受一场突如其来的午后暴雨,是否愿意为了窗外的满眼绿意,而容忍一只闯入房间的壁虎。
当「性价比」的滤镜褪去,每个人面对的是一种真实、粗粝、优点和缺点同样滚烫的生活。
这意味着放弃国内的高效和便利,去学习一种与湿热、缓慢和不确定性和平共处的新节奏。